胸穿包能實現(xiàn)無菌操作,關鍵在于包里的物品像一支 “協(xié)作小隊”,從準備到操作結束層層把關,把細菌擋在外面。
打開包的第一步,里面的無菌洞巾會先 “登場”。它像一塊大紗布,鋪在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膚上,只在正中間留一個小孔露出穿刺點。這樣一來,周圍的皮膚、衣物上的細菌就被隔開,穿刺時只能從小孔里進針,相當于給操作區(qū)劃了個 “無菌安全區(qū)”。
接著,消毒用品組開始工作。包里通常有碘伏棉球、無菌紗布和鑷子,醫(yī)護人員用鑷子夾起蘸了碘伏的棉球,按照從內到外的順序擦拭穿刺點周圍皮膚。碘伏能殺死皮膚上的細菌,而鑷子是 “無菌手” 的延伸 —— 手不能直接碰消毒物品,全靠它傳遞,避免手接觸造成污染。擦完后,再用無菌紗布吸干多余的碘伏,既保證消毒效果,又不讓液體流到其他地方。
穿刺時用到的針頭、注射器、引流管等工具,都是提前經(jīng)過滅菌處理的,而且一直裝在密封的無菌包裝袋里,打開后只能用鑷子或無菌手套拿取。包里的無菌手套更是關鍵,醫(yī)護人員戴上后,手就和外界細菌隔離開了,拿任何工具都不會造成污染。
操作過程中,要是有少量血液或液體滲出,包里的無菌紗布和止血鉗會及時處理。用紗布輕輕按壓止血,止血鉗夾閉引流管防止液體倒流,這些動作都在洞巾覆蓋的無菌區(qū)內完成,不會讓污染物擴散。
最后,操作結束后,包里的無菌敷料會給穿刺點 “封口”。用無菌紗布覆蓋針眼,再貼上山藥貼固定,避免空氣中的細菌從針眼進入體內。
整個過程就像一場 “無菌接力”:洞巾劃禁區(qū),消毒用品清障礙,無菌工具保安全,手套和敷料守好最后一關,所有物品各司其職,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才能讓胸腔穿刺在無菌環(huán)境下完成。
151-8989-6363